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搭建中外合作办学沟通、交流、学习平台,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秘书处(海南)定于2024年3月30日—4月3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第三期培训——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发展,本期培训采用多名校、多主题,参观实践、理论讲座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
PART/1 培训时间及地点
1.培训时间:2024年3月30日-4月3日
2.培训地点: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3.住宿酒店:会务组负责预订住宿酒店
上海市:嘉豪淮海国际豪生酒店(汾阳路)
海宁市:海宁浙大圆正国际酒店
PART/2 培训内容
培训采用国内知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地调研、专题讲座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阶段、新问题,深入解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国际认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产教科教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发展趋势,聚焦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优秀示范案例引领作用,助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具体日程安排及机构介绍详见附件。
PART/3 培训组织
主办单位: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
协办单位: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PART/4 培训对象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负责人、专业教师、办公室负责人、教务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每所学校限报4人。
PART/5 报名方式
请于2024年3月25日前使用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本期培训限报75人,以缴费信息为准,报满为止。
D1 (3月30日) | 全天 | 报到(上海嘉豪淮海国际豪生酒店) |
D2 (3月31日) | 上午 | 开班典礼 |
以高水平认证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 单彦广 | ||
参观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 ||
下午 | 分组讨论: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有机融合 学生学习多样性评价模式及全面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外双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师专业发展 | |
D3 (4月1日) | 上午 |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党委书记兼代理院长 杨明 |
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 ||
下午 | 分组讨论: | |
上海--海宁(统一出发,车程1小时40分钟) | ||
D4 (4月2日) | 上午 | 参观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 柯越海 | ||
下午 | 参观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产教研融合案例 | |
D5 (4月3日) | 上午 | 分组讨论: 国际合作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溢出效应 从跨国教育模式往跨国科研模式的转型 通过国际合作教育打造国际生来华目的地 产学研城一体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合作模式 |
结业典礼 | ||
下午 | 返程 |
机构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上海理工大学携手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多所英国高校共同创办。学院采用“一对多”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外国学士学位教育。
中英国际学院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地带,人文底蕴丰厚,国际化氛围浓郁。学院内设管理学院、工程与计算学院及语言、教育与文化学院三个教学单位,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四个中英合作本科专业。学院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目前在校生约1900人;现有来自全球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职员工120人,其中外籍教师在学术教师中的占比超过70%。学院利用独特的“一对多”国际化办学优势,提供丰富的学习路径选择(4+0、2+2、2+1+1)及学位攻读方式(计划内双学位、计划外单学位),采用全英文、小班化教学,实现了培养模式的多元化。2019年,学院成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高级签署成员;工程与计算学院全部工科专业于2022年通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认证,是上海首个全部工科专业通过IET认证的大学学院;管理学院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获得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及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会员资格;两个商科专业合作大学商学院也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通过AACSB认证;语言、教育与文化学院学术英语(EAP)课程于2023年通过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CIOL)认证,学生在学院学习所获的英语语言成绩可以作为全球50多所大学的入学语言成绩。
自建院以来,中英国际学院一直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在引进优质资源、创新管理用人体系、提升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始终倡导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中英两国院校间高水平国际合作和学生交流,培养了一批富有家国情怀、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在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等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西根学院”)正式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重要成果。密西根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球视野、交叉学科、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一流研究型国际化学院,培养国际化、创新性、领袖型人才”的宗旨,不断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在两校共同努力下,经过近18年的努力建设,密西根学院在办学机制、管理制度、拔尖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屡获国家级、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受到家长、社会、企业以及全球顶尖大学的高度认可,走出了一条通过国际合作快速在中国本土建设国际一流学院的创新之路。
至今,密西根学院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2010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12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密西根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楷模”。2012年4月,密西根学院获评首届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机构。2014年3月,获得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之一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Andrew Heiskell Awards),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的教育机构。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交大密西根学院创始院长倪军教授,对他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方面的杰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认可。2016年,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通过美国工程专业认证(ABET)。2022年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交大唯一依托国际化办学学院建设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目前,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密西根学院参与的《借鉴密西根学院合作办学经验,探索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申报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密西根学院当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2023年,由密西根学院为主要参与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引进探索为我所用,再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U-UoE Institute,简称ZJE)是浙江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于2016年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开设生物医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两个双学位(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本科专业,以及双学位博士项目和外方单学位硕士、博士项目。学院办学声誉显著,于2018年获得年度中英教育机构合作奖,已连续担任两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院长联席会主席单位,学院执行院长SueWelburn教授担任中英合作办学机构联盟主席。
学院融合东西方教育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立“全人培养,全球浸染、全链实践”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生物医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以学院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合作获省教学成果奖1项,生物医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爱丁堡大学组织的年度教学评估中获得外部专家“secondtonone”的高度评价,多次应邀在校内介绍人才培养经验。本科生学生培养质量获得认可:本科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并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国总决赛金奖,已毕业的三届学生共155人,总深造率89.7%,其中世界TOP20名校录取率43.9%。
学院依托浙江大学多学科综合性优势,面向未来开展生命健康领域前沿基础研究,实施疾病诊疗的尖端科技研发。根据生物医学领域前沿发展需求,凝练细胞精细结构信号传导、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治疗研究、生物医学系统与信息学、感染免疫和癌症四大研究方向,并面向全球招募优秀生物医学顶尖人才。目前,学院已引进全职师资31人,100%具有海外求学或工作背景,其中外籍师资占比超过40%。
面对中外合作办学实际,学院始终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在全方位把握办学方向、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基础上,加强中外师资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双语季报、楼宇投屏等形式报道学院时事和建设进展,增强师资荣誉感,做好国际师资的知华友华爱华。
面向未来,ZJE将始终保持生物医学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初心和热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扎实参与到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中,进一步融入“新医科”一体化布局,为学校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高考加油站网所有资料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E-mail:cngaokaojiayou@163.com 京ICP备1305364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602000906号